首页 科研教学 科教动态 详细

科研教学

【重点学科巡礼·重症医学科】肝脏“罢工”?这个“替身”点亮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5.08.07
图片
图片
 

 

当80%的肝功能丧失

生命垂危之际

谁能为衰竭的肝脏按下“暂停键”?

且看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

如何为患者重燃希望↓↓↓

 

 

方姨(化名)被诊断出肝硬化一年多了。

近日,

她意识模糊

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黄染

检查发现,

她的肝脏丧失近80%的功能,

各项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

生命垂危!

方姨被转入重症医学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必须立刻启动人工肝!”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浩当机立断。常规治疗回天乏术,唯有依靠“人工肝”这一生命支持技术,才有望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

“备血!备血浆!准备人工肝管路及耗材!急查全套凝血功能、血常规、电解质!”何浩带领团队迅速完成留置深静脉置管、调试人工肝设备(血液净化机),救命血浆紧急调配……病房里,只有匆忙却有序的脚步声、仪器按键的滴答声和紧张的呼吸声交织。

随即,惊心动魄的拉锯战正式打响,鲜红的血液瞬间涌入循环管路,血液净化机低沉的运转声成了病房的主旋律。医护人员寸步不离紧盯各项监测参数,精确计算抗凝剂用量,在出血与凝血的天平上寻求微妙的平衡;根据血压、心率,精细调整置换速度与补液方案。期间患者血压曾出现骤降,重症团队反应迅速,扩容升压一气呵成,危机被瞬间化解。

4f11d30b9856ee9dcc4d954737c654b.jpg

 

最终,经过两次人工肝治疗,

方姨的黄疸明显消退,

精神食欲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转至普通病房那天,

恰巧是方姨的51岁生日,

她的脸上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

“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图片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人工肝”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什么是“人工肝”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重症监护病房里的“肝脏外援”—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简称人工肝)。

 

“人工肝”是人造的肝脏吗?

图片
图片

❌并不是!

它是通过体外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能够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的有害毒素及炎症介质,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紊乱的内环境,从而为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或肝移植创造条件。

人工肝治疗常用的治疗模式有:血浆置换/选择性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灌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透析滤过等。

 

“人工肝”为哪类人群带来了希望?

图片
图片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合并严重肝损伤的脓毒症、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等待肝源、肝移植术后出现排异反应的患者,包括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移植肝脏无功能等情况。

 

硬核团队为患者护航

图片
图片

人工肝技术是重症医学科团队救治重症肝病、中毒、严重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核心利器之一。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不仅拥有熟练掌握人工肝技术和重症脏器支持经验的医生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并配备各种血浆置换、血液净化设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同时依托ICU强大的多器官支持能力(呼吸机、CRRT、ECMO 等),为人工肝治疗提供全面保障,且24小时待命,为急性肝衰竭、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及时的人工肝支持。

 

图片

学科档案

图片

重症医学科是湖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肠内营养治疗示范病房及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成员单位。科室以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症神经/创伤救治为核心优势,构建了集监测、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危重症救治体系。科室配备ECMO、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等高端设备,常规开展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集成式血液净化等技术,同步实施重症超声动态评估、颅内压监测联合脑氧调控、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等特色诊疗。成功救治多例ECMO支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高难度病例。

图片
图片

 

何浩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

专家主攻:熟练掌握各类器官功能监测和生命支持技术,精通呼吸循环支持、重症消化、内镜下治疗等急危重症诊治技术。

 

 

图片

END

 

 

 

供稿:郭紫梦

一审:何浩

二审:邓光程 纪娜

三审:魏利成

编发:宣传部

 

图片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