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长期干咳,别再盲目吃药!通过以下检查,能快速明确是否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1.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首选检查,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确诊的“金标准”。
2.过敏原检测:进一步明确咳嗽症状的过敏相关诱因,即排查是否由尘螨过敏、花粉过敏或其他类型过敏原致敏所致。
3.呼出气一氧化氮:评估是否存在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4.胸片+血常规:筛查感染性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
避免诱因:戒烟,防尘螨、粉尘,戴口罩应对冷空气。
规范治疗:控制炎症是关键,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误区1:“不喘就不是哮喘,咳久了之后自然就不咳了。”
真相:长期气道炎症,会导致气道重塑,影响肺功能,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
误区2:“激素副作用大,咳嗽停了就立刻停药。”
真相:吸入激素剂量微小,安全性高,而且须治疗8周以上,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减量,如果擅自停药易复发。
有效的呼吸锻炼,可以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1.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天练习10分钟;
2.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帮助肺部更充分地排气。
欧阳辉提醒,咳嗽变异性哮喘并不可怕,只要及时识别症状、尽早规范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守护呼吸系统健康。
欧阳辉 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专家主攻:支气管镜介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危重症、呼吸支持技术、肺部感染性疾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疾患。

谢述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家主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袁浩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家主攻: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胸膜疾患等的诊断及治疗,熟悉支气管镜的操作及呼吸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