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崴了一下脚 怎么要做磁共振呢? 发布时间:2025.04.29 “我只是爬山的时候脚扭了一下,为什么还要做磁共振?” 4月19日,何女士在登山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踝关节,前往医院进行X光检查后,未发现骨折迹象。但是,何女士脚踝处肿胀厉害,皮肤呈青紫色,且伴有持续性疼痛。接诊医生考虑为韧带撕裂,建议完善磁共振检查。 何女士当时很疑惑,只是不小心崴了一下脚,X光检查也没有发现骨折,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为什么需要进一步做磁共振检查呢? 好在,何女士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接受了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何女士为距腓前韧带撕裂,这便是她踝关节持续疼痛的“元凶”。所幸她接受了检查,避免了病情延误。 在诊疗中,有许多患者与何女士有同样的疑惑。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医学影像科专家来为大家解惑。 踝关节扭伤,不只是“崴脚”的小事 踝关节堪称人体最精密的力学结构之一,外侧韧带群形成坚韧的安全带,维持着关节稳定性。登山时,崎岖的地形,稍不留神的踏空,都可能导致外侧韧带承受巨大的牵拉力。 踝关节损伤后,通常会做X线或者CT来判断有无骨折。大家常误认为“没骨折就没事”,但实际上若是持续疼痛,就要考虑是不是隐匿性骨折或者韧带损伤了。若是隐匿性骨折或韧带损伤,可能会埋下反复扭伤、长期疼痛的隐患。所以这时候,医生往往会建议做一个磁共振检查。 因为↓↓↓ 磁共振,是揭示关节损伤真相的“高清镜头” 相比于X线检查和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采用多序列、多平面扫描技术,在检查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①超高软组织分辨率:MRI检查清晰度高,可以直观地显示软组织肿胀的特征性高信号,且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纤维的连续性。 ②多方位成像视角:MRI的多平面扫描功能,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观察韧带的走形、形态和连续性。 ③精准捕捉隐匿性损伤:可以发现隐匿性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等X线和CT无法显示的损伤。 了解检查全过程,揭开磁共振检查的“神秘面纱” 检查前准备:去除身上的所有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电子产品也不能带入检查室。若体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金属植入物,一定要提前告知检查医生。 检查过程中:检查医生会采用专用的踝关节线圈,配合相关特殊技术,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诊断图像。磁共振运行时会有少量的噪声,别担心,医生会贴心地准备降噪耳机,耳机中缓慢悦耳的音乐能舒缓您的紧张和焦虑。 检查完成后:影像科诊断医生将综合评估韧带完整性(部分撕裂/完全断裂)、骨髓水肿范围等,为您出具一份详细、专业的报告。 特别提示,即使MRI显示阴性,若疼痛持续超过6周,仍需警惕隐匿性骨折或肌腱损伤的可能,建议您及时复查踝关节MRI。 医生提醒,若不慎扭伤踝关节,且肿胀持续超过2天、负重行走困难、按压痛感明显等情况,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次及时的磁共振检查,可能避免未来数年踝关节反复扭伤的困扰。 END 供稿:张振怡 一审:邓利猛 二审:纪娜 邓光程 三审:魏利成 编发:宣传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