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动态 详细

医院动态

【世界疟疾日】远离“蚊虫杀手” 科学预防不受“疟”

发布时间:2025.04.24

 

图片世界疟疾日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疟疾日,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疟疾这一古老的传染病,并推动防控行动。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专家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疾病。

何为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寄生虫性传染病,其核心致病机制在于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侵入人体(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血液或母婴途径传播)。感染初期,疟原虫先潜入肝细胞进行增殖发育,随后侵入红细胞并进一步繁殖,导致红细胞周期性破裂。这一过程释放的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作为致热源,可激发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若未及时干预,反复发作可能引发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甚至进展为脑型疟疾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病原体:致病类型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五种,中国最常见的是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流行区域: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已消除本土疟疾,但存在输入性风险)。

疟疾的“作案”过程

疟疾的传播途径:蚊子是“罪魁祸首”

潜伏期:被按蚊叮咬后,疟原虫在肝脏中潜伏7-30天(恶性疟原虫可短至7天)。

发作期: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引发周期性症状。

典型症状: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如“打摆子”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贫血、肝肾损伤、脑型疟疾(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如何科学预防疟疾?

1.防蚊措施:阻断传播链

使用蚊帐:睡眠时使用长效杀虫剂处理蚊帐,可有效驱杀蚊虫。

驱蚊剂:外出时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

衣物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居家防蚊:在居住环境中,安装纱窗纱门,使用电蚊香或灭蚊喷雾,避免蚊虫室内滋生。

2.环境治理:消灭蚊虫滋生地

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如花盆、轮胎、水桶),疏通沟渠,减少蚊虫滋生环境。

3.药物预防:高危人群需重视

前往疟疾流行区(如非洲)的旅行者、孕妇、儿童等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疟药物(如多西环素、氯喹等),提前预防感染。

4.早诊早治:警惕发热症状

在疟疾流行区或近期有蚊虫叮咬史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血液涂片检测是确诊疟疾的金标准,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关于疟疾的3个真相

1.疟疾无法通过疫苗完全预防:目前全球首个疟疾疫苗仅对儿童提供部分保护,仍需结合其他防控手段。

2.得过疟疾仍可能再次感染:疟原虫有多种类型,且免疫力会随时间下降。

3.并非所有蚊子都传播疟疾:只有按蚊属的特定蚊种可传播疟原虫。

 

长沙市第四医院温馨提示您:在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旅游或务工时,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酸痛等不适症状,需高度警惕疟疾感染的可能,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在就医过程中,要主动向医生说明个人近期旅行经历,尤其是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地区。

 

 

END

 

 

 

供稿:邵利辉 涂希晨 喻海涛

一审:殷陶 张毕明

二审:邓光程 纪娜

三审:魏利成

编发: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