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动态 详细

医院动态

【学科聚焦·儿科】反复发烧乱人心!看儿科团队抽丝剥茧解疑团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部门: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疗宣传


图片

守护儿童健康

图片



孩子反复发烧为哪般?

医生抽丝剥茧

终“破案”

↓↓↓



图片


“医生快来看看我家孩子!反复发烧,右侧颈部又肿又痛……不久前的一个深夜,一对父母焦急地抱着1岁多的孩子萌萌(化名)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急诊,接诊医查体后发现萌萌全身皮肤中度黄疸,结合萌萌有蚕豆病病史,考虑病情重,快速开辟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办理入院。

入院后检查果然发现多项异常:白细胞、炎症指标、转氨酶、胆红素、胆汁酸都明显升高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接诊医判断萌萌发热可能不止是“细菌感染”这么简单,但是目前萌萌发热不到3天,除了“黄疸、颈部肿痛”没有其他表现,也不支持“溶血”,医生只能先予足量抗感染、护肝、补液等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然而,常规治疗并没有效果。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邹登立即带领团队启动疑难病例讨论发热、黄疸、颈部包块常规来看,这三个症状极少同时出现,诊治方向扑朔迷离医护团队积极分析萌萌病情、多方查阅文献资料,最终找到了开锁钥匙:“双眼结膜稍充血”。会不会是川崎病?

但是萌萌并没有典型川崎病的其他表现:“杨梅舌、口唇皲裂、手足硬肿、脱皮”等,川崎病诊断不能成立儿科医生们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不完全性川崎病!

    进一步检查发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尿白细胞升高、血沉升高,达到了“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医护人员立即为萌萌输注了足量免疫球蛋白,萌萌次日就退烧了,1周后血常规、炎症指标、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监测心脏彩超也没有出现冠脉损伤,萌萌顺利出院

    出院后,萌萌定期至我院儿科门诊随访萌萌母亲反馈出院1周后,萌萌出现双手指脱皮表现,持续2周后脱皮消失。萌萌父母非常感谢儿科团队的精准诊疗,使孩子摆脱病痛折磨,又拥有了开心的笑容。


图片

专家科普

邹登介绍,川崎病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常因“呼吸道感染、腹泻、淋巴结炎”等疾病就诊,典型表现为反复发热>5天,合并有“眼红、唇红、颈部包块、手足硬肿、皮疹”等表现患儿临床症状达不到川崎病诊断标准时,需要积极抽血复查完善心脏彩超评估是否符合不完全性川崎病。

川崎病预后大多良好,病程6~8周,但有心血管损害时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发生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猝死,早期确诊、积极治疗、监测冠脉,是治疗与预防的关键。

科室档案


    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是湖南综合医院儿科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助组、哮喘协助组成员单位,噬血细胞综合中国专家联盟湖南省儿童分中心副理事长单位。

    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师24名,护理人员3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

图片


诊疗范围

14岁以下儿童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包括儿童危急重症的抢救、小儿中毒、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感染性喉炎、热性惊厥、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常见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及其他小儿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神经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14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营养指导;入园及入学体检;神经发育异常的评估及诊断(抽动症、多动症、孤独症、发育迟缓等),结核病筛查、听力筛查、视力筛查、骨龄检测、矮身材和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等

技术特色

    科室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尤其是在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系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温病等方面,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体验。中医特色外治法如穴位贴敷、耳尖放血退热、药浴疗法、小儿推拿、“冬病夏治”之三伏贴,“冬病冬治”之三九贴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图片

邹登 儿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家主攻:主攻儿童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对儿科传染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每周日全天


供稿| 胡雨竹

一审| 邹  登

二审| 李建国

三审| 纪  娜

 编发| 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