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媒体聚焦 详细

医院动态

【新湖南】伤口“结痂”就是愈合了?“糖友”阿姨伤口一周仍疼痛,检查竟为“痂下脓肿”

发布时间:2025.07.08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7日讯(通讯员 杨才菊 邓九红)60岁的贺阿姨(化名)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前不久,因骑电动车不慎摔伤左足,她第一时间去诊所进行了消毒、包扎、打针处理。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贺阿姨仍觉足背肿胀,疼痛明显。家属立即将其送至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内分泌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贺阿姨足背有六个大小不等的黑色结痂伤口,不仅足背水肿明显、皮温高,痂下还形成了脓肿。这意味着,看似结痂的伤口,实则并未完全愈合,需要予以削痂处理后继续治疗。

贺阿姨满心疑惑:“伤口都结痂了,怎么还没有完全愈合呢?”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就来为大家揭晓结痂背后的真相。

伤口上的“痂”,究竟是什么?

伤口结痂,从医学角度来讲就是伤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正常情况下,痂皮能够覆盖伤口防止细菌入侵,减少感染风险,并保护伤口内部新生的组织,待伤口痊愈后,痂皮会自行脱落。

那为什么伤口结痂但却没有完全愈合呢?常见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1.感染迹象:若结痂周围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或伴有发热症状时,可能提示感染,需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2.深部损伤:较深的伤口(如刺伤)可能表面结痂,但内部仍未愈合,甚至可能形成脓肿。

3.慢性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因血液循环差、自身抵抗病菌的能力较弱,导致痂下愈合延迟。

4.人为“帮倒忙”:人为撕掉痂皮会暴露未愈合的皮肤,不仅容易留下疤痕,还会增加二次感染的风险。

如何正确护理结痂伤口?

1.清洁有道: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伤口,避免使用酒精或双氧水刺激。

2.避免摩擦:尤其是伤口在关节或其他易摩擦部位时,要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减少外界摩擦对伤口的刺激。

3.局部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涂抹含抗生素的软膏保湿抗菌。

4.耐心等待:痂皮脱落的具体时间因伤口大小而异,通常需要1-2周。要耐心等待,让痂皮自行脱落,切勿心急“动手”。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1.结痂长期不脱落:结痂超过3周未脱落可能提示愈合异常。

2.异常症状:结痂部位有化脓、异味、放射状红肿(蜂窝组织炎)、发热等症状。

3.反复结痂:同一部位多次结痂,可能伤口深或存在异物。

此外,面对特殊类型的伤口也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如烧伤:切勿自行挑破水泡,深度烧伤需专业处理;动物咬伤:即使伤口结痂,也需警惕狂犬病或特殊感染风险。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宋俊华提醒,伤口结痂只是愈合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不等同于完全愈合,需结合自身健康状况、伤口表现综合判断。如对伤口有疑虑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请专业医生进行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