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3日讯(通讯员 黄江南 宋俊华)不久前,某网红因突发低血糖,在家中不幸离世,年仅38岁。就在去世前一天,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与家人务农的温馨日常。看似不起眼的低血糖为何让年轻的生命骤然消逝?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就带您深入剖析低血糖,揭开它背后隐藏的危害。
什么是低血糖?又为何如此危险?
低血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也是糖尿病治疗中需要跨越的障碍。医学上,当血糖值≤3.9mmol/L(70mg/d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而当血糖值≤2.8mmol/L时,情况将变得十分危急。此时,大脑能量供应会突然中断,进而引发脑水肿、意识模糊甚至不可逆脑损伤。与此同时,低血糖还会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肌耗氧,提高心梗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病风险。
低血糖可分为几类?
1.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患者无明确的低血糖症状。
2.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如出现头晕、出汗、饥饿、心慌、手抖、面色苍白、惊厥、昏迷等。
3.可疑症状性低血糖:患者没有测定血糖值,但表现出类似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有哪些典型表现?
·心跳加快
·头昏想睡
·焦虑不安
·饥饿
·发抖
·视觉模糊
·四肢无力
·头痛
·情绪不稳
·出虚汗
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 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降糖药物过量,或者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等。
2. 饮食不当:进食太少、漏餐,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3. 不合理运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活动量超过平常,或者是空腹运动。
4. 其他原因:包括肝肾功能不全、腹泻、生理功能减退等。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1.意识障碍: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心慌以及头晕等意识障碍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会增加骨折、摔伤的危险。
2.心血管疾病:低血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缺血等心血管疾病。
3.脑损伤:长时间处于低血糖的状态,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脑细胞损伤。若患者持续昏迷6个小时以上,就会使脑细胞受到严重的损伤,导致痴呆,甚至是死亡的发生。
哪些人要高度警惕低血糖危害?
1️、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
2️、肝功能和肾功能减退者;
3️、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者;
4️、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者;
5️、反复发生低血糖者。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后该怎么办?
请记住两个“15”原则:一是吃15g糖,二是等待15分钟后监测血糖。含有15g糖的食物如下:3-5颗硬糖、4茶匙白糖、4片苏打饼干。
低血糖纠正后还应做什么?
1.血糖大于3.9mmol/L且症状有所好转,可按正常时间进餐或加餐。
2.血糖仍小于或等于3.9mmol/L,或者症状无好转,需要再遵循两个“15”的规则处理。
3.如果血糖依然很低,或出现神智不清的症状,应即刻送医院救治。
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宋俊华说,公众一定要打破“低血糖无害”的错误观念,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及老年群体,更应增强血糖管理意识。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同时,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抵御低血糖这个危险的“隐形杀手”,保护生命健康。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