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健康科普

干燥剂 谨防误食!

发布时间:2025.05.20
图片
图片

“医生,快救命,我们刚刚不小心把干燥剂当成药喂给孩子吃了。”5月10日晚上,一阵急促的求救声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响起。

 
 
图片
 
 

值班医生陈润芳迅速为宝宝进行评估,并第一时间联系厂家,详细了解干燥剂的成分,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随后,新生儿科团队启动应急预案,为小宝宝进行洗胃,清除其胃内的干燥剂残留,减少毒素的吸收。为了保护宝宝脆弱的胃肠黏膜,新生儿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性治疗,防止进一步的胃肠道损伤。洗胃结束后,还采取促排措施促进宝宝体内干燥剂残留物质的排出。

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和精心照料下,小宝宝康复出院了。

新生儿科首席专家杨泽艳提醒,干燥剂外观与某些小颗粒药物相似,很容易引发误判。常见干燥剂分为硅胶型(无毒)和生石灰型(强腐蚀性)两种,后者遇水释放大量热量,可导致食管灼伤、胃穿孔等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他们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较弱,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杨泽艳提醒:

1.家长及看护人员应提高警惕,仔细辨别家中物品,特别是药品与干燥剂等易混淆物品,应存放在不同位置,并贴上明确标识。

2.对于婴幼儿常用的药品,家长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将药品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确保安全。

3.加强家庭安全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接触或食用不明物品。

 

图片

邹登 儿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家主攻:儿童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对儿科传染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每周日全天

 

图片

杨泽艳 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危重新生儿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脓毒血症、NRDS、ARDS、新生儿休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极低或超低体重儿等疾病的救治。曾赴南京儿童医院儿科、湖南省儿童医院NICU进修。

END

 

 

供稿:康丽 吴星

一审:邹登

二审:邓光程 纪娜

三审:魏利成

编发: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