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健康科普

【节气养生】叮咚,春分到,一份养生指南送给你!

发布时间:2025.03.20

 

 

 

 

 

图片

 

图片

春分(通常在3月20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自然界阴阳趋于平衡。此后,北半球阳气渐盛,气温回升,万物开始蓬勃生长。但气候变化频繁,易出现“倒春寒”,人体易感外邪,加之肝气旺盛,易出现肝脾不调、阴阳失衡等问题。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专家特别为您送上春分养生指南,助您顺应“春生”之机,科学养生。

图片

春分养生核心平衡阴阳疏肝调脾

起居:夜卧早起,防风防寒

作息:春季宜“夜卧早起”,晚上不超过23点入睡,早晨适度早起,进行轻度活动,以助阳气升发。

穿衣:遵循“春捂”原则,重视颈、背、腹、足的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尤其女性需注意腰腹保暖,以防宫寒。

饮食:少酸增甘,平补肝脾

春季应减少山楂、柠檬等酸味食物的摄入,以免收敛过度,增加山药、红枣、甘蓝等甘味食物的摄入,以健脾胃。

运动:舒展筋骨,升发阳气

运动方式:晨起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或户外散步、放风筝等,促进气血流通。

穴位保健:每日按揉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3分钟,疏肝理气;对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进行艾灸或按压,增强脾胃功能。

情志:戒怒忌郁,畅达气机

春季肝气易郁,可多接触自然,赏花踏青,保持心情愉悦。若情绪不畅,可尝试“嘘”字诀(六字诀养生法):缓慢发“嘘”音,同时目视远方,疏泄肝火。

春分是调整体质、预防疾病的关键节点,通过调和阴阳、疏肝健脾,可有效预防春季多发病,提升免疫力。若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辨证施治。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洁芳 三级主任医师 中医科主任

专家主攻:在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急慢性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哮喘、肝硬化腹水、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糖尿病、颈椎病、腰椎病、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焦虑状态等方面有深厚造诣,同时对恶性肿瘤、妇科疾病、胰腺炎、阑尾脓肿等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片

吴丹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副主任

专家主攻: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

 

 

— END —

 

 

供稿:吴丹

一审:李洁芳

二审:李建国

三审:纪娜

编发: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