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健康科普

这些肠癌信号,你一定要了解!

发布时间:2025.03.17

图片

图片

 

77岁的汤奶奶近半年来反复腹痛,一开始,家人以为是年纪大了肠胃不好,所以没太当回事,但汤奶奶日渐消瘦起来。最近,汤奶奶不仅腹痛,还伴随着便血,家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将她送到长沙市四医院寻求救治。

经过详细的检查,汤奶奶被诊断为右半结肠癌,如果不进行手术,肿瘤将继续发展,危及生命。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高龄患者接受手术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尤其是像右半结肠癌手术这样复杂的手术。汤奶奶的家人也是如此,他们担心手术不仅无法挽救生命,反而可能加速病情的恶化,让汤奶奶在晚年遭受更多的痛苦。

胃肠减重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杰锋向焦急的家属们解释了汤奶奶的病情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后,患者及家属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同意手术。

然而,汤奶奶患有房颤、左心房巨大血栓、糖尿病。血栓风险高,需要口服抗凝药物,但结肠癌出血已导致严重贫血,出血风险极高,手术耐受性差,麻醉风险和手术风险高。胃肠减重外科邀请了麻醉手术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齐聚,针对汤奶奶高龄且基础疾病较多的复杂情况,展开了严谨而深入的讨论。在多学科团队的护航下,刘杰锋凭借细致精湛的技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不久,汤奶奶就重拾了健康与笑容。

出院那天,汤奶奶的家人带着精心准备的锦旗来到医院。“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还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汤奶奶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满是感激地说。

刘杰锋介绍,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和工作、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胃肠道问题越来越多,肠癌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增高,且发病年龄存在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有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便血。排出鲜红血液提示左侧结肠病变可能,排出暗红色血液或黑便则提示右侧结肠病变可能。

刘杰锋说,肠癌其实并不可怕,它是最“笨”的癌,因为肠癌与隐匿发展的癌症不同,早期症状相对比较容易发现,如果患者早期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那结肠癌一般会有些什么身体信号呢?

图片

 

排便异常:便血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表现为大便中混有暗红色血液或伴有黏液;大便形状可能变细、变形;排便习惯也会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减少。

腹部不适:如果经常出现腹部隐痛、胀痛,尤其是中下腹部,或者能摸到腹部有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的肿块,按压有痛感,要引起重视。同时,腹胀也是可能的症状之一,进食后腹胀感可能加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

身症状: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有乏力、疲劳、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可能是结肠癌的表现,这是由于肿瘤消耗营养及长期便血导致的。

 

小伙伴们,还要关注这些高危因素:

图片

 

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结肠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那么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需格外关注自身肠道健康。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结肠癌发病几率,有这些习惯的人群要提高警惕。

肠道疾病史:患有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等肠道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刘杰锋提醒,虽然自我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但不能代替专业医疗诊断。如果出现任何可能的结肠癌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专业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图片

刘杰锋

胃肠、减重外科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家主攻: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的微创手术治疗,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等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微创和综合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等各种疝的微创治疗,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肛肠良性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滨水新城院区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图片

END

 

 

 

供稿:夏远亲 何志国

一审:刘杰锋

二审:李建国

三审:纪娜

编发: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