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提醒|违规饮酒危害大,党员干部莫试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而饮酒误事、甚至违纪违法的教训也历历在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吃喝特别是饮酒之风得到大力整治,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违规饮酒。党员干部违规饮酒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违规饮酒极易引发酒后失德、酒驾醉驾、廉政腐败等系列问题,祸患无穷、教训惨痛。

1.违规公款饮酒
2.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务的宴请饮酒
3.酒驾醉驾
4.酒后误工旷工、扰民滋事、打架斗殴、失德失范
5.其他违规饮酒或饮酒后造成不良影响行为



1.酒后隔夜开车不算酒驾
中午过量饮酒后夜间开车,或是晚上喝多了第二天早上开车,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没事了,如果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有可能构成酒驾或醉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夜醉”。
2.酒后挪车不是酒驾
驾驶员发动汽车并发生移动,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所以只要车动了,不管速度快慢都算开车,就算挪车也是违法。
3.乘坐酒驾车不用担责
明知司机酒驾依然搭车,或者劝酒后纵容司机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还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

1.生命之殇

饮酒后,酒精会对神经系统起到麻痹作用,导致其操控、反应比平时慢,这时候开车,直接影响司机的判断能力致使出现错误操作,安全隐患极大。长期和过度饮酒也会毁坏人的神经中枢,损害人的大脑;出现酒精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还可能导致肠功能紊乱、胃出血、胃炎,增加患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等风险;长期饮酒还会出现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
2.法律严惩

违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3.前途断送

违规饮酒,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形象,败坏单位干事创业风气,极易引发舆论发酵,严重干扰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秩序。违规饮酒背后可能隐藏违规公款买酒、内部招待违规上酒、业务招待超标准用酒、设立并使用“小金库”买酒、违规报销吃喝费用等问题,是腐败问题滋生的温床,必须坚决铲除。依据问题性质、严重程度、造成影响的大小等不同情形,当事人将受到严厉的党纪政务处分,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4.巨额损失

违规饮酒后,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将拒绝理赔,同时相应车辆及财产等损失由酒驾者个人承担。造成人身死亡情形的,还将面临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巨额赔偿。酒后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不仅个人道德素养存在失德失范,或将承担人身、财产损害赔偿,因酒失财,得不偿失。
5.家庭遭难

违规饮酒后,不管是酒驾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是存在其他问题被党纪政务处分、经济处罚,其家人将承受巨大心理负担、经济负担,老人将面临缺少关爱、照顾,未成年子女容易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影响其参军入伍、报考公务员、申请入党等,一人违规饮酒,全家承担恶果。
6.单位蒙羞

违规饮酒后,当事人被发现、处理,对其所在单位影响严重。首先是极易引发网上炒作、议论,造成社会舆情,将单位置于舆论漩涡之中;其次,单位可能将被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直接影响单位的绩效;此外,违规饮酒的违纪违法事实情况将被当成反面教材,被时常当做案例警示教育他人,影响单位的形象。

2023年2月6日至9日,剑川县部分领导干部在参加州委党校培训期间违规违纪聚餐饮酒、接受宴请。2月17日,经省委同意,省纪委省监委以事立案、提级办理,依规依纪审查调查相关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经查,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剑川县参训学员与其他少数学员、公职人员相互邀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多次违反干部教育培训纪律及学员管理规定不假外出,违规聚餐饮酒,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对涉及的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相应党纪政务处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